你或許不認為拿破侖·波拿巴是一位后勤專家。但他的名言“兵家必輒糧”,即保證軍隊的充足補給是戰爭勝利的根本,將后勤推向了軍事集中訓練的領域。在我國更有大量的類似的名言,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軍無輜重則亡,軍無糧食必亡”等。
如今,“物流”一詞指的是物資和成品的可靠運輸。根據Statista的一項研究,2019年美國企業在物流方面的支出為1.63萬億美元,通過各個供應鏈網絡環節將貨物從原產地運送到最終用戶。到2025年,美國境內的貨運總里程將達到5.95萬億噸英里。
如果沒有高效的物流,企業就無法贏得盈利之戰。

什么是物流?
雖然“物流”和“供應鏈”這兩個術語有時互換使用,但物流是整個供應鏈的一個要素。
物流是指貨物從A點到B點的移動,包含兩個功能:運輸和倉儲。整個供應鏈是由企業和組織組成的網絡,它們按照包括物流在內的一系列流程進行生產和分銷貨物。
什么是物流管理?
物流是指貨物在內部或從買家到賣家之間運輸的一系列流程。物流經理負責監督和控制該流程中涉及的諸多復雜環節;事實上,物流經理需要獲得多項認證(在新標簽頁中打開)對這些專業人士來說,成功取決于對諸多細節的關注:路線的確定需要考慮便捷性、監管環境以及規避各種障礙,例如道路維修、戰爭和惡劣天氣條件。運輸供應商和包裝方案必須仔細考慮,并權衡成本、重量、可回收性等因素。總成本可能包括運輸以外的因素,例如確保客戶滿意度和提供合適的倉儲設施。
如果一批乳制品由于冷藏失敗而變質,那就是物流團隊的責任。
幸運的是,物流管理軟件可以幫助企業做出最佳的路線和運輸決策,控制成本,保護投資并跟蹤貨物的流動。這類軟件通常還可以實現流程自動化,例如根據費率波動或合同選擇托運人、打印運輸標簽、自動在賬簿和資產負債表中錄入交易、安排托運人提貨、記錄收據和收據簽名,以及協助庫存控制等功能。
關鍵要點
●物流是將貨物從 A 點高效地運送到 B 點的過程。成功需要關注從包裝到倉儲再到運輸的細節。
●物流不暢,輕則損害公司盈利,重則造成嚴重后果。因為物流是交易的物理體現——沒有物流,現金就無法從客戶流向賣家。
●物流最佳實踐因業務性質及其產品決策而異,但流程始終復雜。自動化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商業和管理物流講解
商業物流是指貨物運輸的整個流程,無論是從供應商到企業,還是從企業到客戶。這里的關鍵概念是將這些流程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進行管理。例如,那些成功地將數百或數千家小型供應商的產品直接運送給客戶的在線零售商,擁有先進的商業物流實踐。
物流管理系統是這項工作的基礎,包括入站和出站運輸管理、倉庫管理、 車隊管理、訂單處理、庫存控制、供需預測以及管理第三方物流 (3PL) 服務提供商。
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以貨物運輸為中心,但其影響遠不止于此。在商業領域,物流的成功意味著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生產率的提高、庫存控制的優化、倉庫空間的更合理利用、客戶和供應商滿意度的提升,以及客戶體驗的改善。
以上每個因素都可能對公司的成功產生重大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物流還延伸到退貨管理,以便從這些商品中獲取最大收益。
物流的作用
企業的本質是用商品或服務交換金錢或貿易。物流是這些商品和服務完成交易的路徑。有時,貨物會批量運輸,例如將原材料運往制造商。有時,貨物會以單筆付款的形式運輸,每次只針對一位客戶。
無論具體細節如何,物流是交易的實體實現,因此也是企業的生命。沒有商品或服務的流動,就沒有交易,也就沒有利潤。
有效物流有七大支柱:
1.材料采購:
材料采購不僅僅是找到制造原材料的最低成本供應商。物流還包括計算和管理各種影響因素和成本,例如缺貨延遲、競爭對手的優先級排序和停工、附加服務成本、額外費用、由于距離或監管環境導致的運輸成本增加以及倉儲成本。 為任何給定的材料找到合適的來源需要充分理解和管理所有影響因素。這個過程被稱為戰略采購,而物流在這一規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運輸:
物流的核心是將貨物從A點物理運輸到B點。首先,公司需要根據成本、速度和距離選擇最佳運輸方式(例如空運或陸運)和最佳承運商,包括優化需要多家承運商的路線。對于全球運輸,托運人需要及時了解海關、關稅、合規性以及任何相關法規。運輸經理需要記錄和跟蹤貨物,管理賬單,并使用儀表盤和分析工具報告績效。
3.訂單履行:
為了完成交易,必須根據客戶訂單從倉庫“揀選”商品,妥善包裝、貼標,然后運送給客戶。這些流程共同構成了訂單履行,是客戶配送物流流程的核心。
4.倉儲:
短期和長期存儲都是物流規劃的常見部分。但倉庫管理系統 也能支持物流規劃。例如,物流規劃人員必須考慮倉庫空間的可用性以及特殊要求,例如冷藏、碼頭設施以及與鐵路或造船廠等交通工具的距離。
此外,倉庫內部的組織也是物流規劃的一部分。通常,頻繁移動或即將運輸的貨物會放置在倉庫的前部。需求較低的貨物則存放在后部。易腐爛貨物通常會輪換存放,以便先發貨。經常捆綁在一起的貨物通常會并排存放,依此類推。
5.需求預測:
物流嚴重依賴庫存需求預測,以確保企業永遠不會缺少核心或高需求產品或材料,也不會不必要地將資金浪費在銷售疲軟的倉儲商品上。
6.庫存管理:
通過運用庫存管理技術提前規劃季節性或流行產品的需求增長,公司可以保持更高的利潤并提高庫存周轉率(即在一定時期內銷售和更換庫存的比率)。相反,通過關注其他產品的庫存周轉率放緩,公司可以更好地確定何時提供折扣價或其他激勵措施,以釋放資本,將其重新投資于需求更高的產品。
此外,零售額通常因門店、地區和國家而異。良好的庫存管理使企業能夠決定將某個門店或地區銷售不佳的產品運送到另一個門店或地區,而不是通過折扣定價來承擔損失以清倉。物流是將庫存轉移到最有可能獲得最優價格的地方的關鍵。
7.供應鏈管理:
物流是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因為它促進貨物從供應商到制造商,再到賣家或分銷商,最終到買家的運輸。
供應鏈本質上是一系列交易。如果物流中斷,供應鏈就會中斷,交易也會陷入停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疫情期間,由于供應鏈中斷,農民紛紛傾倒牛奶,但雜貨店乳制品貨架卻空空如也。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物流從單個公司的角度處理貨物的運輸,即一家公司接收和管理內部材料和貨物的運輸,以及將這些貨物運送給客戶的過程。供應鏈是由按順序參與商品或服務生產或分銷的企業組成的網絡。簡而言之,物流通常由一家公司負責,而供應鏈則涉及多家公司。
雖然物流可能在供應鏈的部分甚至整個過程中進行協調,但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實體的責任,直到它將材料或產品交給供應鏈中的另一個實體。
物流部件
最基本形式的物流組成部分包括:
●從供應商處進貨和材料處理;
●貼標簽、包裝成更小的單元、組織和倉儲;
●生產或分銷的庫存管理;
●需求計劃;
●訂單履行;以及
●運輸。
通常,物流管理系統包括出入庫運輸管理、倉庫管理、車隊管理、訂單處理、庫存控制、供需預測、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管理等。
物流術語
3PL(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是負責收取費用以處理某些商品的倉儲、配送和退貨的外包商。
入站物流是指采購并安排將產品、零件、材料和成品庫存從供應商運輸到公司的倉庫或制造工廠。
出站物流是指物品通過公司的生產線、倉庫最終到達客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