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運營在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它促進了貨物的順暢運輸。海港運營日益精簡,以確保物流活動各方之間的即時溝通。那么,港口運營的目的是什么?又由誰來執行呢?快匯國際物流為您詳述。
港口作業的本質是什么?
抵達港口后,載有您貨物的船舶必須在碼頭之間完成一系列手續。港口運營確保船舶準時抵達港口卸貨,避免因延誤而浪費時間和金錢。
港口運營考慮船舶航線的數據量,這有助于簡化物流流程并預測船舶的到達時間。
為了使港口作業流程更加清晰,需要搞清楚有哪些人參與其中。
誰負責港口作業?
有兩組參與者控制和執行主要的港口運營:
港務局是代表政府或地方公共機構制定港口政策的實體。港務局被賦予以下職能和責任范圍,以執行所有主要的港口運營:
確保所有海上物流程序,包括貨物裝卸和儲存。
維護港口綜合體的安全:貨物的完整性、工作人員和游客的安全;
確保港口的總體組織工作按照行政部門制定的規則進行;
開展基礎設施監理:確保碼頭、泊位、倉庫、鐵路連接等的可用性、建設和維護;
向物流活動的所有各方(包括船員)告知航運信息:提供監控數據,例如ATD、ETA等。
制定定價政策;
實施環境舉措:保護海洋環境,納入計劃并制定有關空氣和水質量控制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規。

港口運營商是港口碼頭的管理者,港口碼頭可以是國有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它履行以下職能來管理港口運營:
雇用和培訓運營和行政人員:指導現代港口標準的要求;
負責船舶物資、人力資源的調配和作業調度;
維護與承運人的關系并就所有類型貨物的卸載和裝載進行談判;
協調和跟蹤港口貨物并調節交通以避免延誤;
貨物作業監管
監督設備和港口基礎設施的裝卸;
財務管理:控制港口費用及績效指標;
風險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避免緊急情況;
與港務局溝通配合,落實港口政策、法規。
港務局與運營商之間的互動
港務局和運營商可以通過協同優化流程實現成功、精確的貨物處理。
港務局負責監管港口服務的價格,運營人員在與承運人談判或規劃和報告運營情況時依賴該價格。
港務局與港口運營商一起參與、遵守或制定自己的環境計劃,以滿足國際標準。
此外,該機構還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建議發布法規,供運營商實施。
港口運營商的活動與管理局協調,管理局通常充當 10 至 30 年的地主。
當前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港口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物流運營各方的干擾和延誤。為了實現碼頭之間船舶運輸的不間斷,港口必須滿足現代物流運營標準,并及時應對新的挑戰。
環境挑戰最為引人關注,因為它影響著港口、收貨人、貨運代理以及其他物流活動參與者之間的溝通。港口越來越重視為環境舉措提供資金,例如使用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
排放管理也是已實施全球項目的重點。港口借鑒全球經驗,提供排放過濾和處理系統、危險物質控制、廢物分類和回收利用。
港口容量。為了開展港口作業,現代港口正在從根本上實現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擴大碼頭、倉儲設施和泊位的規模并提高其效率。設備管理還能使港口在不擁堵的情況下容納更多船舶,并快速開展港口作業。

物流作業自動化。用于即時通知貨物狀態數據的跟蹤工具,為所有參與者的物流作業提供了便利。因此,船舶位置、實時地圖圖像、預計到達日期和其他數據均可立即獲取,這有助于港口當局和運營商做好貨物接收準備并規劃物流作業。
結論
一個環節的航運延誤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港口運營主要在主管部門和港口運營商兩個層面進行管理和管控。
現代港口和海運業的其他相關方擁有越來越多的方法來監控貨物并獲取即時信息。您可以創建運輸請求,然后經驗豐富的專家將為您提供個性化的交付解決方案。